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植物保护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专段”的入学考试。考纲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并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了解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掌握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植物病理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为今后从事植物病理学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的病因;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相关概念);植物病理学简史。
第二章 植物病原菌物
菌物的营养体(性状,类型);菌物的繁殖(方式及孢子类型);生活史概念;菌物的分类;各大类菌物的形态、简要的分类及所致的植物病害的症状;菌物类病害的诊断要点;菌物类病害的诊断方法及鉴定。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和性状;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和传播;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植原体和螺原体);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及病原鉴定方法。
第四章 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植物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植物病毒的移动和传播;植物病毒的命名;重要植物病毒属和典型种;植物病毒病的诊断方法。
第五章 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
线虫的形态与结构;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态学特点;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植物线虫病害的诊断要点。
第六章 寄生植物
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寄生性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七章 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营养失调、药害、环境污染、温湿度不适、光照不适引起的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
第八章 病害的侵染与循环
病程的概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及其影响因素;病害循环的概念;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病原物的传播。
第九章 病原生物对植物的致病作用
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主范围、转主寄生和专化型的概念;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第十章 植物的抗病作用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抗病性的类型;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抗病的机制;植物的诱导抗病性及其机制。
第十一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植物群体发病程度计量指标;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植物病害的预测依据。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诊断的含义;植物病害诊断程序和方法;不同类型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植物检疫;农业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三、参考书目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五版),许志刚、胡白石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
原创文章,作者:专升本招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sbzsw.com/ksdg/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