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2023年专升本招生动物科学专业考试大纲

《动物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其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

《动物微生物学》课程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动物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分离培养、分类鉴定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技术、新方法,掌握兽医临床常见的动物病原微生物特性及其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为我国兽医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理解动物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细胞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生态分布。

2.掌握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分类鉴定,免疫学检测技术。

3.熟悉环境因素对动物微生物的影响。

4.能够将动物微生物学知识运用于动物生产及动物疾病防控等实践领域中。

(三)课程选用教材

《动物微生物学》(第三版),河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

湖南文理学院2023年专升本招生动物科学专业考试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内容和目的,通过对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发展史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并认识该课程的基本概貌。

(二)学习要求

1.熟悉微生物的主要成员,了解微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2.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3.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和为人类进步所做的贡献。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微生物学的任务与研究微生物的意义,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2.掌握微生物的类型。

3.重点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学分类中的地位。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细菌的大小、形态、排列、结构,细菌的观察方法,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简单介绍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概念、形态与结构特性。

(二)学习要求

1.熟悉原核微生物的分类,掌握细菌的大小、形态及其细胞的一般构造与特殊构造,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2.掌握微生物细胞的营养物质及其通过细胞的方式,掌握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和观察方法。

3.理解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概念、形态与结构特性;了解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原核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原则,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概念、形态与结构特性。

2.掌握原核微生物的特征;细菌的大小、形态、排列、营养需要、生理生化、生长和繁殖规律;细菌的营养类型以及营养物质通过细胞的方式。

3.重点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革兰氏染色法;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真菌的分布与分类、形态和结构、生长和培养特性、繁殖方式、抵抗力以及真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二)学习要求

1.熟悉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真菌的繁殖方式,菌落特征和真菌的抵抗力。

2.掌握真菌的分类,真菌的生长要求,常见真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3.理解真菌的观察、培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真菌的分布与分类,真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掌握真菌的生长要求、菌落特征和真菌的抵抗力,掌握真菌的观察、培养方法。

3.重点掌握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真菌的繁殖方式。

第三章  病毒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抵抗力,病毒的增殖与人工培养,病毒的致病作用,简单介绍噬菌体和亚病毒,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二)学习要求

1.熟悉病毒的形态大小、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2.掌握病毒增殖的特点及一般过程、常用的人工培养病毒方法,病毒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3.理解病毒感染及其致病机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病毒的分类与命名原则。

2.掌握病毒的形态大小;病毒感染及其致病机理。

3.熟练掌握病毒增殖的特点及一般过程,常用的人工培养病毒方法。

第四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微生物在土壤、空气、水以及动物体中的分布;无菌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二)学习要求

1.领会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正常动物体的分布情况和作用。

2.掌握正常菌群对畜禽健康的意义,掌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测定及其意义。

3.理解无菌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微生物在土壤、水、空气、正常动物体的分布情况和作用。

2.掌握无菌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3.熟练掌握正常菌群对畜禽健康的意义,掌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测定及其意义。

第五章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作用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二)学习要求

1.领会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掌握消毒、防腐、灭菌和无菌概念,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控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技术。

3.理解控制微生物活动在畜禽生产中的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应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控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技术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2、掌握各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作用及其原理。

3、熟练掌握消毒、防腐、灭菌、无菌、无菌操作、过滤除菌、高压灭菌、巴氏消毒法、共生、拮抗、寄生、协同等基本概念。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常见的微生物表型变异,变异的机理以及变异株的获得及遗传性的保存。

(二)学习要求

1.领会微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等形式。

2.掌握遗传性与非遗传性变异的区别,微生物变异株的筛选。

3.理解基因转移的主要形式。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遗传与变异现象。

2、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转移的概念,微生物遗传性的保存。

3、熟练掌握遗传性变异及基因转移中的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转染的概念。

第七章  畜禽免疫基础知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畜禽的免疫系统,免疫应答,抗感染免疫及变态反应,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免疫学在兽医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习要求

1.领会免疫系统的组成,抗原、抗体等免疫学基础知识。

2.掌握免疫的概念,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血清学反应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应用。

3.理解免疫学在畜禽疫病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血清学反应实验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免疫学及其发展历史,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免疫应答调节。

2、掌握抗原的概念和特性、抗原的交叉性;抗体的概念与分类、抗体的结构、抗体的特性,变态反应的概念和类型。

3、熟练掌握疫苗的概念、生产疫苗应该考虑的因素、免疫程序,常用免疫学技术免疫的特征及功能,影响抗原性的因素,常见的微生物抗原,抗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

第八章~第十二章(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第十三章 畜禽的病原微生物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动物病原微生物与传染,常见畜禽的病原菌、真菌、病毒的特点等。

(二)学习要求

1.领会动物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毒力、传染等基本概念。

2.掌握感染发生的过程及可能的结局,掌握动物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及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常见动物病原性细菌的致病性、形态、培养、生化特性及抵抗力。

3.理解毒力测定的方法以及常用的指标,常见动物病毒的致病性、主要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预防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常见动物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2、掌握动物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毒力、传染等基本概念;毒力的构成;毒素的概念、分类及其差异;毒力测定的方法以及常用的指标。

3、熟练掌握感染发生的过程及可能的结局;感染的方式发生条件及感染的类型;控制传染的有效方法,常见动物细菌病与动物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以及防控方法。

三、课程考试方式与试题结构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3、试题类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 简答题、论述题等。

4、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占60%,中等难度占30%,较难占10%。

四、课程主要参考书目

 [1] 周德庆. 微生物教程(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动物学》考试大纲

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动物学》是水产养殖、动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无脊椎动物部分以动物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基本概念,以及各门、纲的演化关系掌握为目标,重点掌握各门动物主要特征和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个体发育特点;脊椎动物部分以进化、发展的角度,重点掌握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与哺乳纲主要特征和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个体发育特点,能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类群从形态与生理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类群、不同动物间以及动物与生境间的关系。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动物形态结构学基础。

2. 学生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以进化、发展的眼光,对无脊椎动物类群和脊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理解动物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分类及动物与环境和人类间关系,掌握《动物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系统掌握各门及主要纲的特征和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的特点,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动物相关方向的科研与管理工作,能熟练运用动物学相关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二、考试要求

考试类型:考试(考试、考查);  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方法:闭卷(开卷、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三、考核知识点

绪论

1、动物分类知识;

2、动物的命名方法;

第一章  原生动物门

1原生动物门及各纲的主要特征;

2、各纲代表动物的主要身体结构。

第二章  多孔动物门

1、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海绵动物形态结构

第三章 腔肠动物门

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特征及重要种类;

第四章 扁形动物门

1、扁形动物体制结构特征;

2、扁形动物适应寄生生活的基本特征;

2、扁形动物重要类群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身体结构和生活史

第五章 原腔动物门

1、原腔动物门体制结构特征;

2、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几种重要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史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

1、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环毛蚓身体形态结构;

3、多毛纲、寡毛纲和蛭纲的主要特征及重要种类;

第七章 软体动物门

1、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单板纲、无板纲、多板纲、腹足纲、掘足纲、瓣鳃纲和头足纲的主要特征;

3、圆田螺、河蚌和乌贼的形态结构特点及所在纲分类的主要依据与重要经济种类;

第八章 节肢动物门

1、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2、沼虾和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活史;

3、甲壳纲、肢口纲、蛛形纲和多足纲的主要特征及重要种类;

4、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及分类;

5、昆虫主要目(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的特征及重要种类;

第九章 棘皮动物门

1、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代表动物——海盘车身体结构;

3、海百合纲、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的特征及重要种类;

第十章 脊索动物门

1、脊索动物门主要特征;

2、脊索动物门分类及各亚门的主要特征;

第十一章 圆口纲

1圆口纲和其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和身体结构

第十二章 鱼纲

1、鱼纲和重要鱼类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

2、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身体结构;

3、鱼纲的分类

第十三章 两栖纲

  1. 1、      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和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表现及其不完善性
  2. 两栖纲的分类特征及重要种类

第十四章 爬行纲

1、爬行纲的主要特征和其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基本特征;

2、爬行纲和各目代表动物的身体结构与主要特征。

3爬行纲分类

第十五章  鸟纲

1、恒温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2、鸟纲躯体结构和机能及主要特征;

3、鸟纲的分类;

4、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徙;

5、鸟类适应飞翔的主要特征;

第十六章 哺乳纲

1、胎生、哺乳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

2、哺乳纲的躯体结构和机能及主要特征;

3、哺乳纲分类及各目代表动物鉴别特征;

指定教材

吴志新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参考教材

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原创文章,作者:专升本招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sbzsw.com/ksdg/6456.html

(0)
上一篇 2023-03-18 21:28
下一篇 2023-03-18 21:32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