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专升本的五大趋势

近年来,包括山西在内,多个省份的报名条件、考试科目、录取规则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尤其是自2022年以来,除甘肃、江西、江苏等省份考试科目发生重大调整之外,山东、浙江等省份甚至连报名条件也发生了变化。

那么专升本未来还会不会继续改革?改革的趋势是什么?正在成为专科生最关心的热门话题!

01逐步向统考过渡

以往的专升本,地域性很强,不仅仅是每个省份考试内容不同,连各院校的考试科目、题型、分值都有很大差别。

这样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招录流程复杂,考试和录取环节不够公开透明,专升本考试的公平性难以保证。

而且如果各院校组织考试,同学们就只能报一所院校一个专业,选择面更窄,滑档的可能性也大。很多热门院校报考人数爆满,一半以上的同学都会落榜;冷门院校又无人报考,每年都录不满。然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组织征集志愿。

甘肃、湖北、江西、安徽、湖南、贵州、广东等多个省份专升本都是有校考的,只是各省份的政策又略有差异。

2020年开始,安徽、江西、湖北三个省份迈出了统考的步伐。江西、湖北统考英语,安徽统考公共课科目。2021年江西专升本进一步改革,增加统考科目:英语+信息技术+政治,专业课由两科变为一科。

而2022年开始,江西专升本公共课和专业课全部改为统考。同样,2022年甘肃专升本考试科目也发生变化,文化课和专业课由考试院统一命题。而往年甘肃专升本的考试则是:公共课统考,专业课校考。

所以不难看出,各省份专升本的考试都在向统考过渡。因为统考的优势很明显:公平、公正、公开,而且便于统一指挥调度,精简高效。

02志愿填报方式改革

以前专升本校考的模式下,一般都只能填报一所院校一个专业。而统考之后可以填报多所院校多个专业,然后以平行志愿的方式进行投档录取。

如果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考生就可以填报同一专业大类的多个招生院校和对应专业,然后由考试院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过线考生进入录取池,再根据考生志愿采用平行志愿模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平行志愿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避免滑档,即使一个院校录不上,还有其他院校可以录。而且能够真正做到分数优先,择优录取。

03考试科目变化

目前全国专升本的考试科目一般有两种:公共课、专业课。公共课包含: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政治。专业课根据各专业要求来细分。

绝大部分省市专升本的统考科目都是语文、数学、英语;部分省市要考计算机(重庆、甘肃、江西、四川、山东、内蒙古);极少数省市会考政治(新疆、广东、江西、内蒙古)。

2021年开始,各地专升本就陆续在改革。广东、江西专升本改革后都增加了统考科目的占比。广东专升本由3门统考+2门校考,变为3门统考+1门校考。

对于山西专升本而言,考试方式一直为统考,自从2021年之后,对考试科目和分值进行了改进,分值从原先的500分,减少至300分,而原先分开的公共课(语文+英语/数学+英语)则合并为同一张试卷,并将专业课的考试内容进行了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却也增强了同分段考生的竞争压力。

04按照专业大类报考

简单来说就是先判断你的专科专业属于什么大类。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山西专升本专业大类中属于【06 计算机类 】

明确了自己的专业所属类别之后,考生便能够明白自己能考哪些专业。

未来专升本统考模式下,为了统一考试科目和专业类别,按照专业大类报考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山西省自2021年改革后,大部分专业的报考灵活性显著增强,例如原先会计专科,只能报考财务管理(文)和会计(理)两个专业,而在改革后,会计专科学生却能在财经类的六个招生专业中,按照自己的切实需求进行选择。

未来三年专升本的五大趋势

05民办本科逐渐扩招,公办本科不断缩招!

2021-2023年,明显看出公办院校的招生数量在“缩减”,从各省份看,湖北,江西、重庆、河北、山西等都有这个倾向。

从山西发布的2023年各院校招生计划来看,16所公办二本院校共计招生12028人。而5所民办院校,却拟招生12042人,几乎与16所公办院校招生人数持平。

未来三年专升本的五大趋势

其中,招生人数最多的晋中信息学院招生人数(4347人)甚至是山西能源学院招生人数(121人)的36倍。

公办院校的录取难度可见一般。

很显然,未来专升本招生必然向民办本科高校倾斜。未来的专升本院校将民办院校为主,本科职业大学也会逐渐成为招生的重要一员。

至于公办院校,招生计划基本会维持稳定,部分公办院校会出现缩减招生专业的情况。

总之,专升本改革大势所趋。不管未来趋势如何发展,可以预见的是社会对学历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所以专科的同学们再有限的三年时间里抓住时机提升自己的学历,才是上上策!

原创文章,作者:专升本招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sbzsw.com/kszx/9844.html

(0)
上一篇 2023-08-07 13:05
下一篇 2023-08-07 13:09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