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选拔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大纲
一、主要参考教材
[1]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上下)(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2021(上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 1917—1927年文学
【学习目标】
掌握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成果。掌握重要的文学社团的情况。
掌握问题小说、乡土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掌握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
【主要内容】
1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
2鲁迅《野草》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3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色;郁达夫《沉沦》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评价;
4乡土小说、问题小说的文学史地位以及不足;
5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等社团。
第二章 1927—1937年文学
【学习目标】
掌握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成果。掌握第二个十年的重要社团、流派等组织:如左联、中国诗歌会等。
掌握京派与海派、新感觉派的定义和各自艺术特征。
掌握老舍、沈从文、曹禺等重要作家的艺术成就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主要内容】
1京派作家与京派艺术特征;
2海派作家与海派艺术特征;
3新感觉派作家的艺术追求;
4曹禺《雷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5沈从文《边城》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6老舍小说的“京味”特点。
第三章 1937——1949年文学
【学习目标】
了解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文学的基本特征;
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内容。
掌握张爱玲、钱钟书、赵树理小说特点。
【主要内容】
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内容与历史意义;
2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艺术成就;
3钱钟书小说讽刺艺术的复杂渊源;
4赵树理小说的独特价值。
第四章1949—1976的文学
【学习目标】
掌握十七年文学主要成就以及文革十年文学主要成果。
【主要内容】
1掌握柳青《创业史》的史诗品格;
2杨沫《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叙事特色;
3郭小川、贺敬之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4老舍《茶馆》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5八个“革命样板戏”,革命样板戏的艺术特征。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1976—今)
【学习目标】
了解新时期以来主要文学流派:如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历史,新写实小说;朦胧诗、后朦胧诗等。
【主要内容】
1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的艺术特点;
2莫言小说的主要艺术特点;
3朦胧诗、后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4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和特点。
三、考核方式
试卷成绩: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方式:笔试、闭卷;
题型结构:选择题(3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30分)。
试题难易度:难度适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比例分别大致控制在30%、40%、30%。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选拔考试《古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主要参考教材和文献
1.王 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2018年。
2.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古代汉语(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1999年。
3.王 宁,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4.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
5.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第三版),中华书局,2017年。
6.王 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18年。
7.许 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
二、考试范围和内容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节选·古代汉语词汇
(一)识记
1.识记古代汉语“言、语、报、告、反、复、如、亡、克、兵、师、城、池”等常用词的用法;
2.什么是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
3.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领会
1.理解古今词义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2.了解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三)运用
1.正确、合理使用常用的字典和辞书;
2.正确区分上述古代汉语常用词在古今词义上的异同;
3.正确分析、理解和翻译文选《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
第二单元 文选《战国策》(节选)·汉字
(一)识记
1.识记古代汉语“辞、谢、让、使、往、去、即、就、引、给、再、疾、病、饥、饿”等常用词的用法;
2.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3.汉字形体的构造方式是“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4.汉字的字体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二)领会
1.汉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象形文字是以图画为基础的;
2.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字体特征。
(三)运用
1.运用汉字构造的相关知识,分析具体的汉字属于象形、指事、会意还是形声字;
2.根据汉字的字体特征,区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还是楷书;
3.正确分析、理解和翻译文选《战国策》节选《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
第三单元 文选《论语》《礼记》·句式
(一)识记
1.识记古代汉语“知、识、见、望、憾、诛、信、辟、好、恶、相、御、间”等常用词的用法;
2.识记语气词“也、矣、焉”在句子中的用法;
3.识记古代汉语否定词“不、弗、毋、勿、未、否、非、无、莫”的用法;
4.识记古代汉语疑问代词“谁、孰、何”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邪”的基本用法。
(二)运用
识别古代汉语的判断句、陈述句、否定句和疑问句;
2.正确分析、理解和翻译文选《论语》节选《学而》《为政》《里仁》《述而》,《礼记》节选《大同》《教学相长》。
第四单元 文选《孟子》·词类活用和代词
(一)识记
1.识记古代汉语“行、走、出、入、之、进、退、伤、害、比、善、徒”等常用词的用法;
2.什么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3.识记人称代词“吾、我、予(余)、女(汝)、尔、若、而、乃、其、之”、指示代词“者、所、是、此、斯、兹、彼”。
(二)运用
1.具体分析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正确分析、理解和翻译文选《孟子》节选《寡人之于国也》《夫子当路于齐》《弈秋》。
第五单元 文选《墨子》《庄子》《荀子》·虚词
(一)识记
1.识记古代汉语“说、听、毁、誉、劝、过、假、因、益、穷、难、果”等常用词的用法;
2.典型连词“而、以、则、然而、然则、虽然”、典型介词“以、於、为、之”的具体用法;
3.识记句首句中典型语气词“夫、其、惟(唯、维)”等。
(二)运用
1.正确分析、理解和翻译文选《墨子》节选《非攻》,《庄子》节选《北冥有鱼》,《荀子》节选《劝学》。
第六单元 文选《诗经》·音韵知识
(一)识记
1.背诵《诗经》经典选段《关雎》《氓》《君子于役》《蒹葭》;
2.识记什么是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二)领会
通过朗诵《诗经》,体会《诗经》中的韵律美。
(三)运用
1.通过音韵相关知识,区分双声叠韵的词;
2.正确分析、理解和翻译文选《诗经》节选《关雎》《氓》《君子于役》《蒹葭》。
三、考核方式
1.试卷成绩:满分为100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
3.答题方式:笔试、闭卷;
4.题型结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六选五);
5.试题难易度:难度适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比例分别大致控制在30%、40%、30%。
原创文章,作者:专升本招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sbzsw.com/ksdg/7062.html